怡保是座群山環抱的城市,有山城之美喻,而在崑崙喇叭山中,更有一座盛產鐵石的石灰巖山,並有「鐵山」之稱。
這座「鐵山」,又稱「墜道」,位於三寶洞後部,距離極樂洞以西衹有半裏,過去都寂寂無名,後來因采鐵公司發現山中擁有大量的鐵石後,便開山闢路,在群山中開出一條直達山頂的山徑。
馬來西亞霹靂州唯一的草藥學院神農國際生草藥研究所(簡稱神農所)成員對此地慕名已久,並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一行約20人浩浩蕩蕩的由所長李進榮草藥顧問帶領大家從研究所出發展開「鐵山」尋藥之旅。
一行人滿心歡喜的從萬里望驅車前往崑崙喇叭,然後沿著長滿白蓮花的廢礦湖前進,此處是崑崙喇叭山的東面,以前是個種滿蔬菜的菜園,但目前因怡保屋業發展蓬勃,所以房屋也漸建在風景怡人的山旁,而山腳下就有多間的華人和印人神廟,同時也可見到經已停頓的采石工廠遺跡。
這狹道是以前的采鐵工人為了方便上山作業,而在這200 尺高的巖山處開闢了一條通道,以方便將山中的鐵礦移出。
一步出狹道,眼前就是成片花朵成束綻放的吊竹梅,鮮葉紫紅色粗條紋的吊竹梅匍匐在周遭都是一座座突起岩石的陰涼斜坡間成叢成片的生長,其繁殖力與適應性之強,令人嘆為觀止。
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炎及涼血止血的吊竹梅也是一種易栽易植的美麗賞葉植物,也是現代人家室內玩賞的良伴,所以草藥人也不忘采些吊竹梅拿返栽種,並在採擷後,在吊竹梅叢間品嘗早已準備好的「鳳眼果」。
「鳳眼果」為梧桐科植物蘋婆的種子,因狀如畫中鳳眼,所以有「鳳眼果」之稱,其性味甘溫,有溫胃殺蟲的功效。
第二道狹道與第一道狹道不同之處是第二道狹道位於高處,所以日照情況也較佳,被辟開的陰暗濕潤巖壁上,長滿以氣根攀登而上的「石葫蘆」,此景讓草藥人眼前一亮,終可見到今次尋找的草藥主角「石葫蘆」。
經過了長滿「石葫蘆」的狹道後,眼前所見是數間經已廢棄多時的出家人修行小木屋,周遭也種滿了多種草藥如山石榴、地膽頭、魔竽及海竽等等。
至此,因天氣因素,而無法繼續前進,而據早前曾征服「鐵山」的李進榮醫師透露,在高度約700 尺的山沿邊不遠處的一塊平地,有一輛破舊的坭機被丟棄在灌木叢中,這是後期開礦者將損壞的坭機棄之不理的「遺物」。
再向前走,就見到一塊塊突出地面的岩石,景色反像中國雲南石林的山簇般,相當的吸引人。
在岩石堆中,有一塊發出青藍色的奇特鐵石,並相信是鐵元素在氧化時,吸取了其他的礦物質而改變了原本的顏色。
在以前未有塑膠產品之前,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隨著塑膠被廣泛使用後,鐵的地位已每況愈下,也使到崑崙喇叭巖山的許多鐵場都停止操作。
從觀望山簇處退出,回到早前的平地,可見另有岔道,從此岔道往上攀也是沿途最辛苦的路段,特別是最後200尺的攀登,相當的喫力,必須在礫石及草蕨中前進,在這段山路中,可見成群匍匐生長的「石仙桃」。
此植物性味甘淡涼,有滋陰、清熱、涼血及潤肺之效,因其莖上生有一個碧緣色的肉質假鱗莖,因而叫之「石仙桃」,並在抵達頂部時可以見到班章山(Gunung Panjang)及周遭的風景,以及白蘭園與喇叭實迪亞的市區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