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大紅花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大紅花(Malvaceae 錦葵科)

學名 :Hibicus rosa-sinesis
別名 :扶桑、朱槿
英文名 :Chinese Hibicus
馬來名 :Bunga Raya

生長環境 :生於鄉村地區,一般栽種於庭園。
采集加工 :藥用葉,花和根。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
<葉>味甘,性平;有凉血解毒功能。
<花>味甘,性寒;有解毒凉血,清肺化痰功能。
<根>味澀,性平;有調經,止咳和消炎功能。

應用方法 :
(1)鼻衄、痰火咳嗽、痢疾:鮮花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服。
(2)癰瘡:鮮花或鮮葉,搗爛外敷患處,另可取鮮品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服。
(3)子宫頸發炎、支氣管炎、月經不調、尿路感染、白帶:鮮根55克至112克(乾品19克至38克),水煎服。
(4)腮腺炎:鮮葉搗爛外敷患處,另取鮮葉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服。

主要成分:花含矢車菊素-二葡萄甙(Cyanidin-diglucoside),矢車菊素槐糖葡萄甙和槲皮素二葡萄甙;葉和莖含蒲公英賽醇乙酸酯(Taraxerylacetate)。

*附注:本植物的花為馬來西亞國花。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冬革亞里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冬革亞里(Simarubaceae 苦木科)

學名 :Eurycoma longifolia
別名 :馬來亞西人參、獨腳蓮
英文名 :Ali's Umbrella
馬來名 :Payung Ali,Tongkat Ali Lelaki,Penawar Putih Pakau,Pasak Bumi,Getak Bumi,Sengkayap,Kebing,Petagar Beruang(Iban),Merataya(Iban),Penggering(Temuan),Penawar Pahit(Semelai),Therung(Temiar)

生長環境 :生於森林山坡處,一般只分布於熱帶多雨國家,原產地馬來西亞。
采集加工 :藥用根,根皮,果實和葉。鮮用或切片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苦,性涼。有清熱、截瘧,活血散瘀,抗癌功能。

應用方法 :
(1)肝郁型陽痿、早泄、腰足無力:鮮根24克至38克(乾品8 克至12克),水煎服,或浸酒服。
(2)瘧疾:鮮根或莖24克至38克(乾品8 克至12克),加適量玫瑰花飲料,水煎服,可早晚各服1次,另加適量葉片水煎後,用於沖凉。
(3)血燥癰腫:鮮根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服,另乾根研末調酒外敷患處。
(4)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疾患、心臟衰弱、腹痛:鮮根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分早晚服。(本國馬來同胞慣用法)
(5)疥癬、外傷出血: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或乾葉燒存性,外敷患處。
(6)本品還可運用於:肺結核、筋痛、腹痛、腹瀉、發熱、接觸性搔癢。

*附注:本品在馬來西亞馬來社會里有崇高的藥用地位,有如華人珍品“人參”般響噹噹,因此馬來西亞也積極研發出多種商品,投資款項非常大,一般注重其壯陽功能。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麒麟尾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麒麟尾(Araceae 天南星科)

學名 :Epipremnum pinnatum
別名 :爬樹龍
英文名 :Common Epipremnum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攀援於樹上或石上,現多人工栽種。
采集加工 :藥用葉片。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苦,微辛,性平。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抗癌功能。

應用方法 :
(1)感冒、小兒疳積、鼻衄、結膜炎、風濕痹痛:鮮葉19克至38克(乾品6 克至12克),水煎2 小時後服用。
(2)跌打損傷: 適量鮮葉或根搗爛外敷患處或乾品浸酒外搽。
(3)外傷出血:鮮葉搗爛外敷或乾葉研末外敷患處。
(4)癌症:鮮葉3 片至8 片,加適量瘦肉燉3 小時後服用,可抑制多種癌症。(效果乃待進一步研究)


*附注:本品常被誤以為同科植物爬樹龍(Rhaphidophora decursiva),後者葉片深裂至中脈,較少人工栽種,一般生長密林中。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翠雲草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翠雲草(Selaginellaceae 卷柏科)

學名 :Selaginella willdenowii
別名 :翠羽草,還魂草,地柏葉,龍麟草
英文名 :Hooked Spikemoss
馬來名 :Rane Halus,Paku Merak,Paku Selemah,Paku Lumut

生長環境 :生於山林陰濕地。
采集加工 :藥用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微苦,性寒。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止血。

應用方法 :
(1)水腫:鮮全草75克(乾品25克),水煎服,日服2 次,忌鹽100天。
(2)黃疸:鮮全草38克至75克(乾品12克至25克),水煎服,日服2 次。
(3)關節風濕痛:鮮全草38克至75克(乾品12克至25克),水煎服。
(4)淋病:鮮全草55克(乾品19克),水煎服。
(5)吐血:鮮全草38克(乾品12克),水煎服。

主要成分:全草含海藻糖,莖含二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

*附注:與同屬植物Selaginella uncinata 功用基本相同。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紅絲線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紅絲線(Acanthaceae 爵床科)

學名 :Peristrophe roxburghiana
別名 :山藍,觀音草
英文名 :Roxburgh Peristrophe

生長環境 :多為人工栽種。
采集加工 :藥用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全株>味甘,淡,性涼。有散瘀止血功能。

應用方法 :
(1)勞傷乾咳,內傷咳嗽:鮮枝葉75克至112克(乾品25克至38克),加適量瘦肉燉服。
(2)肺燥鼻衄:鮮枝葉75克至112克(乾品25克至38克),水煎服。
(3)跌打瘀腫,扭挫傷:鮮枝葉38克至75克,水煎服,另外可用鮮品搗爛敷患處。

*附注:服用本品後,小便常呈清紅色,乃屬正常,不必擔憂。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毛蓼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毛蓼(Polygonaceae 蓼科)

學名 :Polygonum barbatum
別名 :四季青,水辣蓼,白骨馬蓼
英文名 :Hairy Knotweed

生長環境 :生於大水溝邊,郊外廢礦湖邊,田邊潮濕處。
采集加工 :藥用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全株>味辛,性溫,有毒。有消腫散毒功能。

應用方法 :
(1)腸炎:鮮根8 克至18克(乾品3 克至6 克),水煎2 小時後服。
(2)皮炎、腳氣: 鮮全草適量,水煎趁熱外洗患處。
(3)瘰癧(頸淋巴腺結核)、痈瘡:鮮莖葉搗爛外敷患處。

*附注:種子可制為芳香劑。量大有瀉下及催吐作用。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

露兜簕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露兜簕(Pandanaceae 露兜樹科)

學名 :Pandanus tectorius
別名 :林投,山波羅,野菠羅,櫓罟子
英文名 :Sea Screw Pine,Thatch Screw Pine
馬來名 :Mengkuang Laut

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地區。
采集加工 :藥用核果、葉芽、花、根及根頭。鮮用或曬乾備用。核果可切開。
性味功能 :
<核果>味甘,性平;有補脾胃、固元氣功能。
<葉芽>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功能。
<花>味甘,性寒;有清熱利水、祛濕熱功能。
<根及根頭>味甘淡,性涼;有發汗解熱、利水化濕功能。

應用方法 :
(1)疝氣、小便不利、糖尿病、痢疾、解暑、酒後發渴:鮮核果24克至38克(乾品12克至19克),水煎服。
(2)潰瘡有腐骨:鮮葉芽適量搗爛敷患處。
(3)淋濁、小便不通:鮮花12克至38克(乾花4 克至12克),水煎服。
(4)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發熱、肝炎、眼熱痛、夾色傷寒:鮮根及根頭55克至112克(乾品19克至38克),水煎服。

宜忌:根發汗作用較強,故表虛汗多者慎用。

主要成分:根含酚類、氨基酸、榶類。果實含揮發油等。

*附注:本植物各藥用部分在商品上有各自名稱如,核果稱櫓罟子,葉芽稱露兜簕心,花稱露兜簕花,根及根頭稱露兜簕根。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I)

狗腳迹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狗腳迹(Malvaceae 錦葵科)

學名 :Urena procumbens
別名 :梵天花,黐頭婆
英文名 :Procumbent Indian Mallow
馬來名 :Pokok Berperut,Kelulut

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草叢處。
采集加工 :藥用全草及根。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全株>味甘,性溫。有祛風解毒功能。<根>味甘苦,性溫。有活血化瘀,健脾祛濕功能。

應用方法 :
(1)婦女白帶:鮮根38克至75克(乾品19克至38克),水煎去渣加豬肉適量煎湯服。
(2)脫肛、子宫下垂、月經不調、產后足膝無力不能行走: 鮮根75克加雞肉適量炖服。
(3)心性水腫:鮮根75克(乾品38克),水煎服。

宜忌:孕婦忌用。

主要成分: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等。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I)

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紅葱

採藥留種,藥源無限
紅葱(Iridaceae鳶尾科)

學名 :Eleutherine plicata
別名 :小紅蒜、百步還陽、怕波亮(傣族語)
英文名 :Common Eleutherine

生長環境 :一般人工栽種於菜園或庭園。
采集加工 :藥用鱗莖及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苦凉,性溫。有清熱解毒、止血、活血、散瘀消腫功能。

應用方法 :
(1)冠心病、全身疲乏無力、頭暈、心慌、胸悶嘔吐、內傷:鮮鱗莖38克至75克(乾品12克至25克)加適量瘦肉,水炖服。
(2)月經過多、血崩、衄血、胃腸出血: 鮮鱗莖38克至75克(乾品12克至25克),水煎服。
(3)關節炎痛:鮮全草適量,水煎外洗。

主要成分:含有細葱甲素(eleutherol)、紅葱乙素(eleutherin)、紅葱丙素(isoeleutherin)、等柰芳族化合物及十八烷酸等。

*附注:國外有者認為,以鱗莖浸酒服能增強體力。

資料取自《馬來西亞草藥圖錄 II》(The Illustrated Medicinal Plants of Malaysia II)

神農所昔加里五灣海濱尋藥樂

美麗海灣尋藥樂!

此次神農國際生草藥研究所(神農所)會員為了尋找海濱草藥,而駕車從怡保前往曼絨昔加里景色怡人的五灣海濱(Pasir Panjang),如往常般一行人在所長李進榮醫師的帶領下,沿著怡紅大道前進。

到了接近愛大華市區時,轉入班台方向,在抵達班台之前的交界處時,則向左轉入昔加里,五灣海濱距離昔加里衹有約兩公里。在風景優美的昔加裏四灣有一發電廠,而五灣就在發電廠毗鄰,因五灣設有五灣海龜蛋孵化中心,所以駕車人士衹要依指示牌駕駛,便可輕易到達五灣和五灣海龜蛋孵化中心。



在未到達五灣之前,草藥人已非常有藥緣的在沿路的油棕園內發現了毛桐、烏桕、四方藤、圓錐遠志及鋪滿油棕園園地的丁癸草,也令愛草如命的草藥人忍不住停車,以期將這些草藥移植到各自的藥圃內。


逗留片刻後,草藥人再度上車朝海邊路上奔馳,此時強風不斷從耳邊呼嘯吹過,不久後流露出天然悠然美感的海邊景色就出現在眼前。此情此景頓令草藥人快步下車,以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

站在五灣休閑公園與細白沙灘交界處,首入草藥人眼簾的是長在樹蔭下幾乎全年不斷開花的白花長春花,屬夾竹桃科長春花屬的長春花雖具有抗癌軟堅功效,但因有毒,所以欲使用者宜小心使用,而遭折斷的長春花莖葉,也會流出有毒的白色乳汁,並會發出一種令人不快的特異臭味。

在五灣休閑公園的大樹枝椏處,也掛滿如珠簾般的無根藤隨風飄揚,似在歡迎草藥人的到來。

當草藥人沿著沙灘慢步時,雖然烈日高照、海風勁吹,但沙灘斜坡處仍花開遍地,而這「海濱花后」就是有除濕祛風、消腫拔毒及散結行氣的馬鞍藤。仔細觀察其根、莖、葉,其實不難發現個中奧秘。原來,它的莖貼地而生,衹有大約一半的面積暴露在空氣中,無形中減少了水分蒸發;而在每一個節下方,幾乎都長有細長的不定根,不但可以固定軀體,還可吸收難得的雨水和沙土中稀少的養料,因此即使遭逢長期的乾旱,也能安然度過難關。
馬鞍藤的另一項法寶是葉表有一層保護用的角質構造,可以防止水分大量蒸發,因而使它能在全球各地大量繁殖。

海濱處也可發現另一種生態與馬鞍藤極為相似的草藥「濱刀豆」。兩種植物在廣大的海邊上互爭地盤,苦苦相纏,一眼望去也難以分辨,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濱刀豆」因有刀形及厚革質的莢果,所以得其名;而其葉卵圓形,也不似馬鞍藤般的先端凹缺形如馬鞍;「濱刀豆」花形呈蝶狀,而馬鞍藤花冠漏斗形。

「濱刀豆」在藥書中雖有記載,但長久以來都沒有性味的記錄,所以草藥人此次巧遇「濱刀豆」之際,也扮起現代神農的角色,其中草藥人祝慶和更當人不讓的挖出其根,讓眾人嘗後,以下決論。

隨後,一行人再度馳車直闖五灣休閑公園,但在園中小道奔馳約數百公尺後,因海濱公園沙路鬆軟,再加上倒樹阻去路,所以草藥人唯有棄車步行前進。

棄車後,草藥人很快就在五灣休閑公園的老樹上發現「狂風不動」。根藤具有活血通絡的「狂風不動」幼小時對生的葉子和幼莖,被發達的攀緣根貼附在大樹幹,貼附的緊密程度簡直連「毫無間隙」都難以形容,任憑風吹雨淋,也不會搖晃,因而得其名。

等長大後,分枝增多且開花結果後,許多枝條向外伸展,不再貼附在樹幹,就會隨風飄搖,甚至可能被強風刮下,與原先的「狂風不動」就不同了。此次草藥人有幸見到結滿纍纍果實的「狂風不動」,並在綠葉襯托下,別有一種純樸素淨的美。林內的美麗花卉也將身為花卉治療師的草藥人葉香妹深深吸引住了。

此時,草藥人也發現公園與沙灘交界成排向海的露兜簕,樹上也正結著外形頗似黃梨的果實。這粒假黃梨是由60至80個核果所構成,各核果則由7 至10枚心皮合生而成。當它紅熟後,小核果基部可剝下來生食,略帶甜汁,是野外求生的好食物,並有補脾胃,固元氣功能。

露兜簕的雄花具有濃烈的芳香,常引來無數蜜蜂,它的花粉更是蜜蜂幼蟲的美食。在露兜簕叢中看到蜂蜜爭相采粉的情景,也是一種有趣宜人的自然景色。

草藥人再踏沙灘前進時,眼前所見竟是一幅如畫美景,細白沙灘上滿佈經日曬雨淋後葉皮脫落,只剩光滑雪白枝椏樹身的巨樹幹,東歪西倒的橫擱滿灘。這些雪白的老樹幹孤寂的迎向碧藍大海,不斷的遭漲潮的海浪拍打,聽著海浪的律動與節奏,讓人沈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中,眾人在這美麗的海灘逗留至夕陽西下時,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草藥人此行也趁機會前往霹靂五灣海龜蛋孵化中心遊覽。

此中心是由馬來西亞漁業局和吡叻州政府聯手設立,佔地2.40 公頃,海龜蛋孵化中心宗旨是確保海龜不會絕種、采取計劃協助孵化海龜蛋、培育和研究霹靂州的海龜,以及舉辦展覽會,以提高公眾愛護海龜的意識,同時也把五灣發展成為霹靂州的一個旅遊景點,成之發展成馬來西亞半島,除了登加樓以外的海龜產卵地 。







到此的游客可以瞭解到有關當局如何以人工的方法孵化海龜,同時也可以參與讓小海龜回歸大海的有意義活動。






據悉,登陸馬來西亞半島的海龜有四種,但在五灣上岸的,則衹有兩種,分別為青龜(Chelonia
Mydas)及蟑螂龜 (Epidochely-soliaecea)。

海龜產卵的季節是3月至7月,所以在這段時期有最多海龜上岸,至於其他時候,也一樣有海龜上岸產卵,但數量較少。每隻母海龜平均上岸產卵三至五次,每次相隔九至十四天。





海龜蛋通常需要60天才會孵化成小海龜。然而,不是每一粒海龜蛋都能孵化成形。那些未成功孵化的海龜蛋,工作人員會收集起來,研究孵化失敗的原因。



新生的小海龜,工作人員就把它們放在小池塘中養殖,到了大約四五個月大時,便放生到大海去。

五灣海龜蛋孵化中心通常是在夜晚才把小海龜放生,因為這樣能保護小海龜不會被老鷹或其他大魚吞噬。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打捫原始人壁畫

這幅壁畫與澳洲著名的紅石壁畫極相似,而相信是原始人采用紅鐵礦作畫,所以所見的壁畫皆是深紅色。


讓我們到打捫看原始人壁畫!

坐落在怡保打捫鎮的班讓山(Gunung Panjang) ,亦被稱為打捫壁畫(Tambun Rock Painting) 是我國不可多得的遺產,我們一批神農所草藥人在所長李進榮醫師的帶領下趁一個天氣晴朗的週末結伴前往探尋這歷史遺跡。

這地點離怡保市衹有短短的7 公里路程,所以當天我們就由市區驅車沿著打捫路直上,並途經軍營,然後在橫越打捫路的南北大道高架路之前,在油站前不遠處駛入打捫花園住宅區,而進入壁畫入口處就是花園旁的兒童遊樂場處。


在抵兒童遊樂場後,就須步行進入壁畫處,因原本通往山腳的路段已因該處設立育馬場,而以鐵鏈橫住,所以必須沿著育馬場草場旁直走約百公尺,就可見到1 條橫過小溪的鐵板。

過了簡陋的鐵橋後,年餘前首次到來時,所見到高過人頭的灌木林叢已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的黃泥地,而數匹育馬場的馬兒就在這場空曠的泥地上閑行,走了約5 分鐘便來到石級下了。


國家博物院當局也在石級旁豎立了告示牌,簡略的寫出該石壁的歷史及資料,以讓到來者對該處有基本的認識。
這估計擁有超過3 千年曆史的打捫壁畫是在60年代,被探穴人所發現。因當時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而國家博物院也曾在該處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所以也興建了石級、鐵扶攔及豎立告示牌,在沿著一級一級的石級登上,眼前所見就是一片高百餘尺的白褐色大岩石壁,而原始人壁畫則在較高約30尺處。
打捫壁畫大約有30餘種的海陸動物,當中有聞名的跳舞人(Dancing man)、海龜、野豬、狗、牛、馬來膜、犀牛、鼠鹿、八爪魚及近乎絕跡儒艮,同時該處也有些壁畫與澳洲著名的紅石壁畫極相似,而這些壁畫是原始人采用紅鐵礦作畫,所以所見的壁畫皆是深紅色。

巖壁外,原有片略傾斜的弧型鐘乳石屏風,像道保護牆的將壁畫掩阻著,但這片拱壁在70年代時倒塌,因而使到原始壁畫直接受到風雨陽光的吹襲及照射,所以石壁上的原始人繒畫也漸剝脫了。

巖壁上端佈滿串串倒垂的鐘乳石,站在壁腳下仰望有如把把利劍向下直插,如果石質鬆軟無法抓牢鐘乳石,難保會再度發生倒塌的事件,所以當拱壁在70年代倒塌後,當局就以安全的理由,而沒有將此地列為旅遊地。

雖然國家博物院援引1976年博物院法令將該處列為歷史遺址,並派員將壁畫所有的畫,透過印紙將壁畫原紋印下,以及拍成照片,置放在博物院內供人觀賞,但遺憾的是這史前歷史遺跡,卻沒有獲得妥善的保護及補救,所以今時今日所見的原始人壁畫也漸模糊了。

在80年代中,該處正位於興建中南北大道所經之處,而當時有關方面有意將整座班讓山炸毀讓路大道工程,所幸受到大馬自然協會及國家博物院的大力反對及力爭之下,大道才改由其旁穿過。

此行,我們也在該處發現了多種的青草藥如天文草、大駁骨、雷公頭、勒慈菇及水茄等。



打捫壁畫大約有30餘種的海陸動物,左為聞名的跳舞人(Dancing man),而右則是章魚,俗稱八爪魚。

打捫壁畫可謂國寶級的遺史遺跡,所以神農所草藥人不辭勞苦的登山觀賞,也順道尋找有藥用價值的草藥。

神農所草藥人在所長李進榮醫師的帶領下趁一個天氣晴朗的週末結伴前往探尋班讓山打捫壁畫歷史遺跡。




#

神農所鐵山行


怡保是座群山環抱的城市,有山城之美喻,而在崑崙喇叭山中,更有一座盛產鐵石的石灰巖山,並有「鐵山」之稱。



這座「鐵山」,又稱「墜道」,位於三寶洞後部,距離極樂洞以西衹有半裏,過去都寂寂無名,後來因采鐵公司發現山中擁有大量的鐵石後,便開山闢路,在群山中開出一條直達山頂的山徑。

馬來西亞霹靂州唯一的草藥學院神農國際生草藥研究所(簡稱神農所)成員對此地慕名已久,並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一行約20人浩浩蕩蕩的由所長李進榮草藥顧問帶領大家從研究所出發展開「鐵山」尋藥之旅。


一行人滿心歡喜的從萬里望驅車前往崑崙喇叭,然後沿著長滿白蓮花的廢礦湖前進,此處是崑崙喇叭山的東面,以前是個種滿蔬菜的菜園,但目前因怡保屋業發展蓬勃,所以房屋也漸建在風景怡人的山旁,而山腳下就有多間的華人和印人神廟,同時也可見到經已停頓的采石工廠遺跡。


登山之路是從右側尾端的神廟處開始,草藥人從神廟旁沿著約45度的斜坡上攀,並可見到暴露在巖壁上形態萬千的鐘乳石,沿著這彎曲泥路走了一會兒,便來到一個寬10尺、長100 尺及高約200 尺的狹道。


這狹道是以前的采鐵工人為了方便上山作業,而在這200 尺高的巖山處開闢了一條通道,以方便將山中的鐵礦移出。

一步出狹道,眼前就是成片花朵成束綻放的吊竹梅,鮮葉紫紅色粗條紋的吊竹梅匍匐在周遭都是一座座突起岩石的陰涼斜坡間成叢成片的生長,其繁殖力與適應性之強,令人嘆為觀止。



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炎及涼血止血的吊竹梅也是一種易栽易植的美麗賞葉植物,也是現代人家室內玩賞的良伴,所以草藥人也不忘采些吊竹梅拿返栽種,並在採擷後,在吊竹梅叢間品嘗早已準備好的「鳳眼果」。

「鳳眼果」為梧桐科植物蘋婆的種子,因狀如畫中鳳眼,所以有「鳳眼果」之稱,其性味甘溫,有溫胃殺蟲的功效。

在紫紅的吊竹梅花叢間逗留了片刻後,草藥人朝向東邊上斜的山徑前進,並拉著前人所遺留下的粗繩,攀上另一座約150 尺高的巖山頂,上山途中也出現了人造的混凝土石級,也在抵達頂處時又再見到另一道開山辟地而成的狹道。

第二道狹道與第一道狹道不同之處是第二道狹道位於高處,所以日照情況也較佳,被辟開的陰暗濕潤巖壁上,長滿以氣根攀登而上的「石葫蘆」,此景讓草藥人眼前一亮,終可見到今次尋找的草藥主角「石葫蘆」。

「石葫蘆」是因葉狀似葫蘆,並喜生長在山上巖壁上,因而得此名,常在山野的巖壁可見其蹤影,所以也有「爬崖香」的別名,性溫,味苦辛的它,可用在舒筋活筋、接骨續筋、散瘀消腫及祛風濕。



經過了長滿「石葫蘆」的狹道後,眼前所見是數間經已廢棄多時的出家人修行小木屋,周遭也種滿了多種草藥如山石榴、地膽頭、魔竽及海竽等等。


至此,因天氣因素,而無法繼續前進,而據早前曾征服「鐵山」的李進榮醫師透露,在高度約700 尺的山沿邊不遠處的一塊平地,有一輛破舊的坭機被丟棄在灌木叢中,這是後期開礦者將損壞的坭機棄之不理的「遺物」。

再向前走,就見到一塊塊突出地面的岩石,景色反像中國雲南石林的山簇般,相當的吸引人。






在岩石堆中,有一塊發出青藍色的奇特鐵石,並相信是鐵元素在氧化時,吸取了其他的礦物質而改變了原本的顏色。





在以前未有塑膠產品之前,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隨著塑膠被廣泛使用後,鐵的地位已每況愈下,也使到崑崙喇叭巖山的許多鐵場都停止操作。

從觀望山簇處退出,回到早前的平地,可見另有岔道,從此岔道往上攀也是沿途最辛苦的路段,特別是最後200尺的攀登,相當的喫力,必須在礫石及草蕨中前進,在這段山路中,可見成群匍匐生長的「石仙桃」。

此植物性味甘淡涼,有滋陰、清熱、涼血及潤肺之效,因其莖上生有一個碧緣色的肉質假鱗莖,因而叫之「石仙桃」,並在抵達頂部時可以見到班章山(Gunung Panjang)及周遭的風景,以及白蘭園與喇叭實迪亞的市區景觀。